崇法、尚信、守正、求真

公证赋能传岐黄,法治护航守匠心

发布日期:2025-04-30

中医药文化绵延千年,从《黄帝内经》到《本草纲目》,从医经七家到万卷典籍,中医的根脉始终深植于“传承”二字。师带徒、手传心授,这份跨越时空的接力,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。而今,在成都这片中医药文化沃土上,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悄然发生。

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传承,而传承的核心在于人。川派中医儿科名家肖正安先生之子、肖小儿国医馆馆长肖量深谙此道。他以肖小儿国医馆、肖小儿医谷中药材种植园等为基地,广纳热爱中医的青年学子,进行师带徒培养,将川派儿科绝技倾囊相授。

1

4月28日,成都公证处公证员毛亚东、公证人员马沛芩走进肖小儿国医馆,为馆长肖量先生及其弟子办理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公证。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,肖量先生与其师承弟子双方在平等自愿、协商一致的原则下,建立师承学习关系,订立合同。这份经公证的合同,既是传统拜师帖的现代演绎,更是中医传承法治化的创新实践。一纸公证书,不仅明确了师徒双方的权利义务,更以法律形式为“传道授业”注入公信力。

2

过去师徒多凭一诺千金,如今通过公证固定师承内容、规范教学标准、保障双方权益,既破解了非科班中医爱好者执业资质认定的难题,也让中医特色教育模式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。

从张仲景“勤求古训、博采众方”,到今日公证护航下的规范化传承,中医药的薪火相传始终紧扣时代脉搏。成都公证处近年来已先后为多位中医名家办理师承关系公证,对《中医药法》“支持师承教育”进行了生动实践,以公证力量守护文化根脉,让中医文化的传承在法治保障下脉络更清、薪火愈旺。